蓄电池纯水或硫酸维护方法

蓄电池纯水或硫酸维护方法
一、纯水维护规范
补充条件与选择
仅当电解液液面低于最低刻度线时需补加蒸馏水或去离子水(不可使用自来水、矿泉水)。
电池长期使用后水分蒸发,硫酸浓度升高,此时补充纯水可恢复电解液密度。
操作流程
液位检查:打开注液孔,观察极板是否裸露,液面应高于极板1-2mm。
补水方法:使用注射器缓慢注入蒸馏水至刻度线,避免过量(如12V20AH电池每格补5-10ml)。
充电激活:补水后需立即充电(建议采用0.1C电流充电6-8小时),确保电解液混合均匀。
特殊场景处理
冬季补水应在充电时进行,防止未混合的水结冰
补水后若电池液比重仍低于1.20g/cm³,需结合硫酸调整(见第二部分)。
二、硫酸维护规范
浓度调整
标准电解液密度为1.24-1.30g/cm³(20℃),需根据季节调整:冬季:1.28-1.30g/cm³(防冻)。
夏季:1.24-1.26g/cm³(防过充)。
密度检测:使用比重计测量,若偏差>0.05g/cm³需补充稀硫酸或纯水
修复液配制
轻度硫化修复:按0.5%比例混合分析纯浓硫酸与蒸馏水(如1L水+5ml浓硫酸)。
重度容量衰减:使用密度1.28的稀硫酸替换部分电解液,配合脉冲修复仪充电。
补充硫酸操作
排空旧电解液后,注入新配稀硫酸(密度需校准至目标值)。
充电时监测电压,单格最高电压≤2.4V,避免过充导致鼓包。
三、注意事项
均匀性控制
多格串联电池组需同步补液,防止各单元比重差异>0.01g/cm³(避免电位差)。
温度管理
维护环境温度控制在20-25℃,电解液温度≤45℃。
定期检测
每季度检测电解液密度和液位,容量<80%的电池需激活或更换。
四、安全规范
操作时佩戴防护眼镜及耐酸手套,防止电解液接触皮肤。
废弃电解液需按危化品标准处理,禁止直接排放。